苏州市医学会临床合作基地
中国医师联合会妇科微创专家会诊中心
中国医师联合会妇科超微创技术临床应用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免疫性疾病>> 红斑性狼疮
红斑性狼疮
编辑:苏州东吴医院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8日
概况内容:红斑性狼疮(1upus erythematosu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累及多脏器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技术检测的不断改进,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见增多,有些重症病人除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病人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消失。近年来中西结合的治疗,皮质类固醇的合理应用,使本病的预后有较大改善。

    红斑性狼疮(1upus erythematosu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累及多脏器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技术检测的不断改进,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见增多,有些重症病人除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病人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消失。近年来中西结合的治疗,皮质类固醇的合理应用,使本病的预后有较大改善。
    [病因和发病机理] 本病病因不明,近研究证实本病是以各种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至于其造成免疫障碍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一、遗传背景 文献报告家族发病率高达3~12%,一家内可有数个成员发病,多者一家中有七个成员发生LE,有连续三代患盘状LE,四代连续高r球蛋白血症,也有发生于同卵双生,发病一致率达62.9%,HLA分型证明33%患者为HLA-B8,40%为HLA—W15(正常分别为16%和10%),有人发现HLA—B7的出现率亦增高,近观察到SLE中DNA抗体高效价者与A11、BW35、B40相关。有人报告LE与HLA—A1,-DRW2,DRW3有关。DLE转为SLE的妇女有HLA—B8者为多。有报告对患者健康亲属中测定血清抗核抗体的阳性率达13.8%,比对照组4%为高和血清高r球蛋白值者亦较多。有些患者可合并某些补体成分如C1r、Cls、C2和C4的缺陷,根据对SLE患者100例家属调查,属多基因遗传,同时环境因素亦占重要因素。

知柏地黄汤
    功能:养阴补血,凉血解毒。
    主治:阴虚血虚型(相当于轻度活动病例)红斑性狼疮。
    本方治疗多例,疗效明显。
    二、药物 有报告在1193例SLE中,发病与药物有关者占3~12%。药物致病可分成二类,第一类是诱发SLE症状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保太松、金制剂等,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先引起变态反应,然后激发狼疮素质或使潜在的SLE患者发生特发性SLE,或使已患有的SLE病情加剧,通常停药不能阻止病情发展。第二类是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如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氯丙嗪、苯妥因钠、异烟肼等,这类药物在应用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后,患者可出现SLE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改变,它们的致病机理不太清楚,如氯丙嗪有人认为与双链DNA缓慢结合,而在UVA照射下与变性DNA迅速结合,临床上皮肤曝晒日光后能使双链DNA变性,容易与氯丙嗪结合产生抗原性物质;又如肼苯哒嗪与可溶性核蛋白结合,在体内能增强自身组织成份的免疫原性。这类药物性狼疮样综合征在停药后症状能自行消退或残留少数症状不退。HLA分型示DR4阳性率显著增高,被认作为药源性SLE遗传素质。药物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与特发性红斑性狼疮的区别为:①临床表现少,累及肾、皮肤和神经系统少;②发病年龄较大;③病程较短和轻;④血中补体不减少;⑤血清单链DNA抗体阳性。
    三、感染 有人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慢病毒)感染有关。从患者肾小球内皮细胞浆、血管内皮细胞、皮损中都可发现类似包涵体的物质,同时患者血清对病毒的抗体滴度增高,尤其对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I、Ⅱ型,EB病毒、风疹病毒和粘病毒等,另外患者血清内有dsRNA、ds—DNA和RNA—DNA抗体存在,前者通常只有在具有病毒感染的组织中才能找到,电镜下观察这些包涵体样物质呈小管网状结构,20—25um直径,成簇分布,但在皮肌炎、硬皮病、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中亦可见到,曾企图从有包涵体样物质的组织分离病毒未获成功。故这些物质的病毒有待证实。近有人提出SLE的发病与C型RNA病毒有密切关系。作者对47例SLE测定血清干扰素结果72.3%增高,属a型,含酸稳定和酸不稳定两种,干扰素的浓度与病情活动相平行。已知a型干扰素是白细胞受病毒,多核苷酸或细菌脂多醣等刺激后产生的,此是否间接提示有病毒感染的可能。亦有人认为LE的发病与结核或链球菌感染有关。
    四、物理因素 紫外线能诱发皮损或使原有皮损加剧,少数病例且可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病变,约1/3SLE患者对日光过敏,Epstein用紫外线照射皮肤型LE患者,约半数病例出现临床和组织学上典型皮损。两个月后皮肤荧光带试验阳性,如先前服阿的平能预防发生皮损。正常人皮肤的双链DNA不具有免疫原性,经紫外线照射发生二聚化后,即DNA解聚的胸腺嘧啶二聚体转变成较强的免疫原性分子,LE患者证实有修复二聚化DNA的缺陷。亦有人认为紫外线先使皮肤细胞受伤害,抗核因子得以进入细胞内,与胞核发生作用,产生皮肤损害。寒冷,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有些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曝晒后可演变为系统型,由慢性型演变成急性型。
    五、内分泌因素 鉴于本病女性显著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通过给动物做阉割,雌NZB小鼠的病情缓解,雄鼠则加剧,这些亦支持雌激素在本病发生中起作用,于无性腺活动期间即15岁以下及50岁以后发生本病的显著减少,此外口服避孕药可诱发狼疮样综合征亦都支持上述观点,有作者对20例男性SLE测定性激素水平发现50%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增高(对照组5%增高,65%患者睾酮降低(对照组10%降低),雌二醇/睾酮比值较健康对照组高,亦支持以上论点。
    六、其他 精神紧张和创伤等临床上都可诱发或加剧本病。
    总之,一个具有LE遗传素质的人,在上述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使机体的免疫稳定机能紊乱,当遗传因素强时,弱的外界刺激即可引起发病。反之,在遗传因素弱时,其发病需要强烈的外界刺激。机体的免疫稳定紊乱导致免疫系统的调节缺馅,发生抑制性T细胞丧失,不仅在数量上,且功能亦减低,使其不能调节有潜能产生自身抗体的B淋巴细胞,从而使大量自身抗体形成,释放并致病。有人在狼疮鼠中发现早期有B细胞的过度活跃,但没有见到调节T细胞的缺陷,提出产生自身抗体的B淋巴细胞株,逃脱了T细胞的控制调节,即在T淋巴细胞调节功能正常时,亦能产生自身抗体,亦即所谓SLE的B细胞逃脱理论。有人认为是由于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过强,引起免疫调节障碍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亦有人提出可能是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的活力过度,通过产生某种因子刺激辅助性T细胞,或直接刺激B细胞,引起自身免疫。提出“禁株学说”的人认为机体免疫稳定的紊乱,导致T、B细胞比例失调或B辅助/诱导细胞与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比例失调,结果禁株淋巴细胞失去控制,过度增殖引起自身免疫病变。
    关于自身抗原形成的机理可由于①组织经药物、病毒或细菌、紫外线等作用后,其成分经修饰发生改变,获得抗原性;②隐蔽抗原的释放,如甲状腺球蛋白、晶体、精子等原与血流和淋巴系统相隔离、经外伤或感染后使这隔离屏障破坏,这些组织成份进入血流,与免疫活动细胞接触成为具有抗原性物质;③交叉过敏的结果。
    亦有人提出其发病机理与免疫缺陷有关。患者可有补体成份的缺陷如C1r、C1s、C2和C4的缺乏等。临床上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发生自身免疫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提示两者间有密切关联。

养心汤
    功能:养心安神,气血二补。
    主治:毒邪攻心型(见于心脏累及病例)红斑性狼疮。
    本方治疗多例,疗效满意。
 
    [病理] LE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结缔组织的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性血管炎。粘液样水肿见于疾病早期,发生在基质;纤维蛋白样变性是自身免疫球蛋白、补体和DNA等抗原以及纤维蛋白混合构成的嗜酸性无结构物质,沉积于结缔组织而成,象结缔组织变性;中、小血管壁的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甚至坏死,血栓形成,出血和局部缺血等病变,构成坏死性血管炎。在内脏器官可见苏木素小体,是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胞核受相应的自身抗体作用后变性所形成的嗜酸性均匀团块。
    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
    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
    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或局灶性坏死,内有透明血栓以及苏木素小体,或毛细血管袢基底膜呈灶性增厚,严重时弥漫性增厚,形成所谓“铁丝圈”损害,为DNA、抗DNA抗体,补体和纤维蛋白物等沉积。肾小球除毛细血管病变外,细胞数目亦可增多,主要为系膜细胞增生,往往呈灶性。肾小球囊壁上皮细胞可增生形成新月体。晚期病例肾小球纤维组织增多,血管闭塞,甚或与囊壁粘连而纤维化。
    心脏在心包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浸润,心肌炎变化与横纹肌相似。心内膜炎为心内膜的结缔组织发生局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继之出现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纤维形成,如此反复发生,形成疣状心内膜炎,累及瓣膜结缔与乳头肌等粘连可影响瓣膜功能,以二尖瓣的损害率最高,曾称Libman—Sach氏综合征。
    肺病变初起为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后波及间质和实质,为间质组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和透明性变,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神经系统可见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增殖和淋巴细胞等浸润,有广泛的微血栓和局限性软化灶等。近发现脉络膜丛上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免疫复合物,脑脊液中可发现DNA和抗DNA复合物。
    脾有包膜纤维增厚,滤泡增生,红髓中浆细胞增多,中心动脉出现特殊纤维化,周围出现又厚又密的同心状胶原纤维硬化环,称为“洋葱脾”。
    [分类] 50年代采用的Bundick和Ellis分类法为:①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②播散性红斑狼疮,其下又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播散性红斑狼疮(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随着对本病的研究日趋广泛和深入,其后出现了不少分类方法。北村根据皮损性质不同将本病分成:①不全型(顿挫型);②慢性盘状干燥型;③慢性盘状渗出液;④色素增生型;⑤慢性播散型;⑥急性播散型。Martin将本病分成:①隐性红斑狼疮;②有特异性皮损而无系统性症状者;③有特异性皮损亦有系统性症状者;④有系统性症状而无特异性皮损者。Gilliam将患者皮损不论其有否皮损外病变分成:①慢性皮肤红斑狼疮(CCLE),又可分为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泛发性盘状红斑狼疮,肥厚性盘状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②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②急性红斑狼疮,可分为面(颧)部红斑,面、头皮、颈、上胸、肩臂伸面和手背红斑,大疱性或中毒性表皮松解样损害。有人倾向只分盘状和系统型两型;前者又再分成:①局限性盘状型和②泛发性盘状型。又有人主张将盘状型改为皮肤型红斑狼疮。现认为红斑狼疮系一病谱性疾病,局限性盘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其二极端类型,中间有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深部红斑狼疮等。

消遥散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治:肝郁血瘀型(见于肝脾肿大病例)红斑性狼疮。
    本方治疗多例,疗效满意。
 
    [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尤其在疾病早期,症状不多,且不典型,常仅表现一个或二个器官的症状,往往会导致误诊,一般起病缓慢,隐袭发展,盘状和系统型为病谱的两端极型,可以互相演变。
    一、盘状红斑狼疮(DLE) 男女比为1:2,起病年龄以30余岁为多。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发生在面部、耳、头皮等部位,绿豆至黄豆大,上覆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向外围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显色素增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有毛细血管扩张,鳞屑下有角质栓和扩大毛孔,伴不同程度瘙痒和烧灼感。新损害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增加,疏散分布或融合成片,二侧颧颊和鼻梁间的损害连接成蝶翼形。3%病例有粘膜损害,主要在唇,其次为颊,舌、腭部,呈灰白色小片糜烂、结痂、绕以紫红色晕。病程慢性,陈旧损害中央萎缩,有时伴着色斑点,较四周低洼。头皮上的萎缩常更显著,失去头发,称假性斑秃。盘状损害有时可在曝晒太阳或劳累后加剧。约5%可转变成系统型,偶见发展成鳞状细胞癌。倘皮肤损害局限在颈部以上称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此外尚可累及上胸、臂、手足背和足跟等部位称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其中约1/5病例为系统型,损害肥厚或疣状的称肥厚性或疣状盘状红斑狼疮。
    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 由Sontheimer(1979)等首先提出和命名的一个特殊中间类型。男与女之比约为1:2.5。以30余岁发病为多,损害分布在颊、鼻、耳轮、上胸、肩、背、上臂外侧、前臂伸面。手和指背,腰以下罕见。偶或唇和颊粘膜累及,基本损害呈水肿性红斑,以后有两种表现,一种向周围扩大,呈环状,弧状,邻近的融合成多环状或脑回状,鲜红色,边缘水肿隆起,内侧缘复细小鳞屑,外绕红晕,中央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或呈离心性环,环中央消退后又起新环,这类称环形红斑型;另一种扩大成形状不规则斑片、上覆鳞屑似银屑病样或糠疹样,这类称红斑、丘疹鳞屑型,未见有毛囊性栓塞和粘着性鳞屑,大部份患者呈现一种类型,但亦有两型同时存在;损害持续数周或数月后消退,不遗留疤痕,以后可在原位或他处复发;此外尚可有光敏感(27%)、雷诺氏现象(20%)和狼疮发(3%)。系统性症状可有关节痛或关节炎(67%),发热(17%)、肌痛(20%)、浆膜炎(7%)、肾病变少且轻,心和神经系统累及罕见。约20%病例伴有DLE损害和40%符合ARA(1982)SLE的诊断标准。
    三、深部红斑狼疮(LEP) 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属中间类型,以累及女性为主,男与女之比为1:3—13,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在真皮深层和皮下脂肪组织,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以颊,臀和臂部常见,小腿和胸部其次,曾见发生于乳房,一侧发生或两侧分布,数目不定,大小不等,小者如蚕豆,大者直径可达10馀cm,边缘清楚,呈皮色或淡红色,质坚实,无移动性,少数有疼痛、呈针刺样或钻痛和触痛,可有短期不规则发热和关节疼痛。经过缓慢,有的结节持续不变,而在其他部位发生新损害,有的结节逐渐扩大,或与邻近结节融合形成斑块。有的结节可吸收而其上表面塌陷,或坏死而后成萎缩性瘢痕,有的萎缩边缘呈堤状隆起,或坏死结痂演变成DLE损害。本症既见于SLE,又可见于DLE,亦可以结节形式独立存在而无典型LE皮损,可先或后于LE损害发出或与之同时出现。结节可发生于LE损害的深层或单独发生。本型不稳定,可向DLE或SLE转变,亦可初为DLE或SLE者,以后发展成LEP。
    四、系统型红斑狼疮(SLE) 本病累及男女之比为1:7—9,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多,幼儿或老人亦可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和错综复杂,有:
    (一)皮疹 约80—85%患者有皮疹,其中具有典型皮疹者占43%,亦有报告60—72%病例有皮疹。损害多形性,以水肿性红斑最常见,绿豆至黄豆大,发生在颧颊经鼻梁可融合成蝶翼状。前额、耳垂亦可累及,此外肩胛、上臂、四肢大关节伸面、手背、指(趾)节伸面、甲周、指(趾)端和屈面,掌踮部也可发生。颜面蝶形红斑,甲周红斑和指(趾)甲远端下红斑具有特征性,常出现较早,前者是诊断本病的一“大症状”。另一种损害为斑丘疹,有痒与痛感,可局限性或泛发性,有时呈丘疹或毛囊性丘疹,有时于颜面和其他暴露部位出现水疱、大疱和血疱,大都发生在原有红斑或正常皮肤上,疱液初起清澈,以后变混浊,亦可血性,疱壁紧张,日光曝晒常是促发因素,疱破后形成糜烂、溃疡、结痂以及疤痕形成。上述红斑等损害消退后,由于基底膜的变化,发生表皮营养障碍,可出现表皮萎缩、色素沉着和角化过度。有时可见瘀点和瘀斑,是由于长时期应用大量皮质类固醇出现紫癜或血小板减少或皮肤细小的坏死性血管炎引起。有时有结节(约10%),是由于血栓性血管炎造成,可发生指(趾)坏疽,重者手、足背亦累及,但罕见,可由于末梢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或冷球蛋白血症等引起,常与网状青斑并发。有时呈多形红斑,特别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有时出现荨麻疹样损害,带水肿性,红斑上有点状出血或血性水疱混合存在,损害持续不瘙痒,为真皮小血管坏死性血管炎产生的。尚可见红斑肢痛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后者由于大量血小板和红细胞受免疫作用损伤释放出凝血物质所致,在终末期多见。其他有杵状指、雷诺氏现象和脱发,脱发呈弥漫性或前额部头发失去光泽和油赋,呈枯黄状,易折断脱落,长短参差;在缓解期毛发可再生。约1/3患者有光敏现象和皮下钙质沉积。粘膜损害累及唇、颊、硬腭、齿龈、舌和鼻腔,约占20%,呈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或弥漫性潮红,其上可见点状出血、糜烂、少数尚有水疱和溃疡等。
    (二)发热 约占92%以上,各种热型都可见及,长期低热较多见。
    (三)骨关节 90%以上病例有关节疼痛,有时周围软组织肿胀,有时象风湿性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且可呈现红肿热痛;或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常累及指趾关节似类风湿性关节炎。5~10%病例髋、肩和膝等关节可发生无菌性缺血性骨坏死,股骨头最常累及,其次肱骨头、胫骨头等,单侧或两侧受累。

二仙汤
    功能:滋阴壮阳。
    主治:阴虚阳虚型(见于肾病病例)红斑性狼疮。
    本方治疗多例,疗效明显。
 
    (四)肾 约75%病例受累,经肾穿刺活检有肾损害者占80—90%,尸检发现率几乎达100%,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肾炎时尿内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蛋白质。肾功能测定早期正常,逐渐进展,后者可出现尿毒症。肾穿刺活检所见病理变化可分为局灶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和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前者较轻,后者较剧,且进展较快,预后差。肾病综合征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所谓真性者指具有典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即全身浮肿,伴不等程度腹水、胸腔和心包积液,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胆固醇增高,高血压不多见,丙种球蛋白多数正常或偏高。与所谓假性狼疮性肾病综合征不同者,为后者血胆固醇正常或低下,病情较重且预后差。肾病综合征的病理变化为膜性肾小球肾炎,或弥漫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后者除大量蛋白尿外,尿中可有较多红细胞和管型,肾功能受损和高血压。亦有部分病例仅有轻度蛋白尿而无任何肾脏损害的临床征象,病理变化常为系膜型。
    (五)心血管 约有2/3病人有心脏病变。心包炎最多见,以干性为多,为纤维素性心包炎,也可能积液,积液多时可见心包填塞症状。如二层心包粘连,可使心包腔闭塞,造成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除心前区不适及气急外,最主要的症状是心前区疼痛和心包摩擦音或心影增大、心音减弱,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串高,心包积液中可查见LE细胞。
    心肌炎常见,一般可有气短、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心音减弱、奔马律、脉压小,继之出现心脏扩大,可导致心力衰竭。心电图可出现相应改变如低电压、ST段抬高、T波平坦或倒置、PR间隔延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而在某种诱因下突然发生;有些病变轻微,生前难于诊断。
    心内膜炎 典型疣状心内膜炎(Libman—Sachs心内膜炎)在生前较难作出诊断,常与心包炎并存,主要是壁层心内膜受损,症状不明显。当病变累及瓣膜时,常见的为二尖瓣、偶尔主动脉瓣和三尖瓣同时亦被累及,引起瓣尖乳头肌粘连变形,造成瓣膜狭窄或闭锁不全。心内膜血栓脱落引起栓塞,心内膜炎还可成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
    可出现心律失常,呈房性、室性早搏和快速心率以及各级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由于全心炎症扩展侵犯房室束或左右束支,加以冠状动脉炎使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速附近动脉管腔变窄,使传导系统产生局限性退行性变所致。
    50%病例可有动脉炎和静脉炎,比较常见的为锁骨下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少数可出现冠状动脉炎,临床上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心绞痛,甚至由于血栓形成而引起心肌梗死。
    此外部分病例可有周围血管病变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游走性静脉炎等。
    (六)呼吸系统 可发生胸膜炎,多为干性,也可为湿性,积液少量或中等量。也可发生间质性肺炎,X线特征为肺部片状浸润斑,多见于肺基底段,往往持续存在多日,可引起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亦可见条索状、网状或斑点状阴影。肺动脉受侵犯(肺动脉炎)可发生咯血、空洞,常合并尤其终末期小叶性肺炎。
    (七)神经系统 往往在急性期或终末期出现症状,少数作为首发症状表现。可呈现为各种精神障碍如躁动、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也可以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常见的有颅压增高、脑膜炎、脑炎、脑血管意外、脊髓炎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并出现相应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昏迷、偏瘫、截瘫,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颅神经亦可受累,常见的为Ⅲ、Ⅴ、Ⅵ、Ⅶ对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少见。
    (八)消化系统 约40%病例有消化道症状,常见有食欲减退、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水、便血等。腹痛可能与腹膜炎、肠炎、肠系膜炎或腹膜后结缔组织病变有关。多为脐周隐痛,严重时类似外科急腹症。胃肠道病变主要是血管壁病变的结果。
    (九)淋巴网状系统 约半数病人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腋下肿大为多见。肿大淋巴结一般无压痛,质软,有时肿大很明显,以致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或淋巴瘤。病理检查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约1/3病人有肝肿大,极少引起黄疸和肝硬化。1/5病例有脾肿大。
    (十)造血系统 贫血常见,大多数为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表面可有IgG抗体或补体;抗人球蛋白试验1/3—1/5病例阳性,可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贫血,抗体属温型抗体,主要为IgG、偶或IgM,罕见IgA。
    白细胞减少,一般为粒细胞和/或淋巴细胞减少,活动期T、B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相对数均下降而非活动期则下降不显著,T淋巴细胞下降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平行。T淋巴细胞的减少与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和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有关。B淋巴细胞数虽亦下降,但其功能检测反而显示增强。
    血小板减少,存活时间缩短,血小板表面存有抗血小板因子(是一种IgG抗体),结合补体时可损伤血小板。
    (十一)眼 约20—25%病人有眼底变化,包括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物有卵圆形的白色混浊物,是继发于小血管闭塞引起的视网膜神经变性灶,一般可逆。其他有玻璃体内出血、巩膜炎等。
    SLE可以和其他典型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叠,或先后发病。有报告与结缔组织近缘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重叠,还可以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症、桥本氏甲状腺炎、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等。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如上述。
    二、血沉 增快。
    三、血清蛋白 白蛋白降低,a2和r球蛋白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冷球蛋白和冷凝集素均可增高。
    四、免疫球蛋白 活动期血IgG、IgA和IgM均增高,尤以IgG为著,非活动期病例增高不明显或不增强,有大量蛋白尿且病期长的患者,血Ig可降低,尿中可阳性。
    五、类风湿因子 约20—40%病例阳性。
    六、梅毒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2—15%阳性。
    七、抗心磷脂抗体 约50%阳性,与患者血栓形成,皮肤血管炎及血小板减少和习惯性流产或宫内死胎关系密切。
    八、LE细胞 Hargraves(1948)首先在骨髓中发现,Haserick(1949)从外周血中找到LE细胞。Miecher(1954)证明红斑狼疮细
    胞因子为一种抗核因子,是一种r球蛋白,现已明确形成LE细胞需要4个因素:①LE细胞因子,是一种抗核蛋白抗体,存在于外周血、骨髓、心包、胸腔和腹腔积液、疱液和脑脊液中,其相应抗原为脱氧核糖核酸一组蛋白复合物,此抗原存在于细胞核内;②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无种类和器官特异性,即人或动物的各种器官的细胞核均可与LE细胞因子起作用;③活跃的吞噬细胞,一般为中性粒细胞;④补体;在吞噬时需要补体的参与。LE细胞形成的过程首先为LE细胞因子与受损伤或死亡的细胞核起作用,使细胞核胀大,失去其染色质结构,核膜溶解,变成均匀无结构物质,所谓“匀圆体”,细胞膜破裂,匀圆体堕入血液,许多吞噬细胞聚合来吞噬此变性的核,形成花瓣形细胞簇,随后此变性核被一个吞噬细胞所吞噬,就形成所谓LE细胞,补体参与起促进吞噬作用。
    约40—70%活动性SLE患者,LE细胞检查阳性。其他疾病如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约10%病例可查见该细胞,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疹如普鲁卡因酰胺及肼苯哒嗪等引起也可阳性。
    九、抗核抗体试验(ANA) 本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差,现常作为筛选性试验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以鼠肝印片作底物,亦有采用Wil—2细胞,Hep—2细胞等作底物,约80—95%病例ANA试验阳性,尤以活动期为高,反复测定累积阳性率更高。血清ANA效价≥l:80,意义较大,效价变化基本上与临床病情活动度相一致。荧光核型见周边型、均质型和斑点型,偶见核仁型。另有5—10%病例,临床症状符合SLE,但ANA持续阴性,有其他免疫学特征,可能是一个亚型。
    抗核抗体是自身对各种细胞核成分产生相应抗体的总称,在SLE中所见的有:
    (一)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 可分为抗天然或双链脱氧核糖核酸(n—DNA或ds—DNA)抗体和抗变性或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DNA或ss—DNA)抗体。以绿蝇短膜虫(Crithidia luciliae)或马疫锥虫(Trypanosorm equiperdum)或伊氏椎虫(Trypanosoma evansi)作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SLE活动期其阳性率可高达93—100%。然而放射免疫法检测其阳性率为60—70%,抗ds—DNA抗体荧光核型显示周边型最具特异性,提示患者常有肾损害、预后差。在缓解期,其阳性率下降以至阴转,终末期患者亦可阴性。抗ss—DNA抗体特异性差,在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等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以及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中亦可见到。
    (二)抗核蛋白(DNP)抗体不溶性抗DNP抗体亦即形成LE细胞的一种抗核因子——抗DNA和组蛋白复合物的抗体,荧光核型呈匀质型,往往在SLE活动期出现。
    (三)抗盐水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 抗原从小牛胸腺或兔胸腺中提取,采用被动血凝法和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抗ENA抗体中主要包括抗Sm抗体,在SLE的阳性率为20—25%,和抗nRnp抗体为30—40%,抗Sm抗体有高度特异性,常和抗ds—DNA抗体伴随出现,与疾病活动性无关,可作为回溯性诊断的参考指标;抗nRNP抗体可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出现,其高效价除发生在SLE外,常是诊断混合结缔组织病的重要血清学依据。其荧光核型呈斑点染色。
    (四)抗ss—A和抗ss—B抗体测定 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抗ss—A抗体阳性率为30—39%,抗ss—B抗体为13%,两种抗体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SLE合并干燥综合征以及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呈高阳性率有重要参考价值。抗ss—A抗体阳性患者常有光敏感。
    十、狼疮带试验(LBT)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皮肤免疫荧光带或狼疮带,即在真皮表皮连接处可见一局限性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带,皮损处阳性率SLE为92%,DLE为90%,正常皮肤暴光处SLE为70%,非暴光处为50%,但不见于DLE正常皮肤,在慢性萎缩性或过度角化的皮损荧光带成团块状,新起的皮疹沉积如颗粒状或细线状,而在SLE正常皮肤呈点彩状,此免疫荧光带为Ig(主要为IgG、亦有IgM、IgA)与补体在真皮表皮连接处沉积造成。
    十一、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PHA—LTT)、总花瓣形成试验(EtRFC)和活性花瓣形成试验(EaRFC)等在活动期都有不等程度低下、植物血凝素(PHA)、二硝基氯苯(DNCB)、旧结核菌素(OT)、链球菌脱氧核糖核酸酶和链激酶(SD—SK)皮试往往阴性。
    T细胞亚群检测 采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技术(OKT或Leu McAb)示活动性病例中总T细胞(OKT3+、Leu4+)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OKT8+,Leu 2 a+)明显降低,辅助性T细胞(OKT4、Leu 3a+)/抑制性T细胞(OKT8+、Leu 2a+)比值增高,随着治疗病情稳定,T
    抑制细胞恢复正常,T辅助细胞降低,两者比值恢复或低于正常。
    自然杀伤细胞(NK)采用酶(LDH)释放法检测NK活性结果示活性显著降低,在活动期更为显著。
    十二、血清补体测定 约75~90%SLE患者血清补体减少,尤其在活动期,以C3、C4为著,但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不减少。
    十三、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血清CIC活动期增高。
    十四、皮肤试验 采用自身或同种的白细胞进行皮试,75%SLE病例阳性。采用小牛胸腺中核蛋白作皮试,84%(21/25)阳性。采用小牛胸腺中脱氧核糖核酸作皮试,48%(12/25)阳性。采用小牛胸腺中组蛋白作皮试,92%(23/25)阳性。
    十五、毛细血管镜检查 于SLE患者手指甲皱和舌尖微循环中可见多样形成的障碍,表现为,①微血管袢增多,微血管张力较差,微血管扩张尤以静脉臂扩张较突出,甚至有巨血管出现;②微血流障碍,如血色暗红,微血管袢顶瘀血,袢内血细胞聚集、流速减慢或瘀滞;③微血管周围有渗出和出血。
    这些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流瘀滞和血细胞聚集异形微血管、巨形微血管和扩张膨大微血管,皆可形成微血小池,更加重微血流瘀滞和血细胞聚集,从而发生微血管周围的渗出和出血,同时又可进一步发展形成血流的泥化,甚至有微血栓产生,造成恶性循环。
    十六、血液流变学测定 呈显著异常,如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增加,这些提示血粘度的增加,血液流动性的下降;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快,K值增大,一致表明红细胞聚集性的增加,但血细胞压积普遍稍低(贫血);血中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液粘聚性增加,导致血流缓慢,为活血化瘀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诊断]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累及的组织和器官较多,病情复杂,特别是早期不典型患者或仅有一、二个脏器受累者,或无皮疹,甚至无临床表现的。现采用的为美国风湿病协会在1982年经修正的诊断标准,共11项:①颧颊部红斑;②盘状狼疮;③光敏感;④口腔溃疡;⑤非侵蚀性关节炎;⑥蛋白尿(>0.5g/天)或尿细胞管型;⑦癫痫发作或精神病;⑧胸膜炎或心包炎;⑨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4000/mm3)或淋巴细胞减少(<1500/mm3)或血小板减少(<100000/mm3);⑩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或LE细胞或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⑩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符合以上四项或四项以上始能确诊,该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可达96%,倘结合皮肤狼疮带试验或活组织检查,更可提高诊断率。
    上海风湿病学会(1987)提出的诊断标准有: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2光敏感;3口鼻腔粘膜溃疡;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5胸膜炎或心包炎;6癫痫或精神症状;7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8血小板<10万/mm3,或白细胞<4000/mm3或溶血性贫血;9抗核抗体阳性;10抗dsDNA抗体阳性或LE细胞阳性;11抗Sm抗体阳性;12C3降低;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病损部位)或肾活检阳性。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SLE。本标准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6.7%,特别对早期病例,敏感性较ARA的为高。
    [临床经过,死亡原因和预后] 本病SLE急性型起病急骤,出现高热、乏力、肌痛等全身症状,颜面红斑显著(有些可无皮疹)、伴有严重中毒症状,同时多种脏器受累,迅速发展,出现功能衰竭、预后差,目前临床已较少见;亚急性型起病缓慢,早期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可有发热、中等度全身症状,多种脏器受损,实验室检查异常,病程反复迁延,时轻时重,慢性型指盘状损害,起病隐袭,病变主要局限于皮肤而累及内脏少,病程进展缓慢,预后良好。
    Kellum和Haserick(1964)报告299例SLE随访11年,5年存活率为69%,病死率为28.8%。Estes和Christian(1971)报导150例随访8年,5年存活率为76.9%,病死率为36%。Hammersmith(1979)的资料,5年存活率为90%左右,病死率(1982)已下降到20%左右,并认为存活率的提高与早期病例的及时诊断,治疗方法的改进,皮质类固醇的合理运用等有关。我们总结苏州东吴医院23年1958—1980)SLE住院病例752例,病死率为16.22%,发病3年内病死率最高,以后逐年下降,其中死于SLE本身病变者占48.18%,尿毒症占第一位,心力衰竭其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再其次;而由各种并发症死亡者占51.82%,较直接病变致死的要高,其中尤以死于各种继发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和败血症的为多。Baum和Ziff报导对SLE患者注射布氏杆菌属抗原产生抗体的效应较对照组显著低下,此外尚报导有吞噬功能缺陷,白细胞趋化性减低,存在淋巴细胞毒性血清因子,迟缓型超敏反应障碍,细胞免疫选择性缺陷等免疫学缺陷,导致对抵御细菌和真菌等感染的能力较差;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亦能影响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时间和剂量与感染率呈直线关系,在强的松剂量每日30mg以上成急剧上升。此外,尿素氮值如超过60mg/dl,能使患者体液和延迟过敏反应阻抑而易于感染。皮质类固醇本身尚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道穿孔引起死亡。
    中医中药治疗 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本病可分成热毒炽盛、阴虚血虚、阴虚阳虚、毒邪攻心、肝郁血瘀等型施治。热毒炽盛型相当于急性和亚急性病例,治以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阴虚血虚型相当于轻度活动病例,治以养阴补血,凉血解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或大补阴丸。阴虚阳虚型见于肾病病例,治以滋阴壮阳,方用二仙汤和右归饮加减。毒邪攻心型见于心脏累及病例,治以养心安神,气血二补,方用养心汤加减。肝郁血瘀型见于肝脾肿大病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消遥散加减。

     附一:重叠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桥本甲状腺炎、免疫性肝病、白塞病、结节性脂膜炎、溶血性贫血等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免疫病重叠,成为重叠综合征。临床既符合一个病的诊断标准,又符合另一个病的诊断标准。以两个结缔组织病重叠为多见。病情重的较少见。
    本病在中医称重叠痹。治疗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单用中药治疗。以养阴清热的红斑汤为基础,结合另一个免疫病用药。

    附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有人认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系统性硬化症的亚型,也有认为是独立疾病。临床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的混合表现,但又不能确定其为哪一种疾病。抗核抗体(ANA)高滴度阳性,斑点型,n-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高滴度阳性;抗ds-DNA阴性,抗Sm阴性,Coombs阳性。RF阳性,血沉增速,r-球蛋白显著增高,CPK和酸缩酶增高。有雷诺现象,关节炎,肿胀手,炎性肌病,食管蠕动减弱,肺弥散功能降低等。
    本病相当于中医混合痹范畴。治疗参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的治法,以养阴清热的红斑汤为主,结合临床表现加味。病情较重者,中药可与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一起使用。

    附三: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
    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或称未定型结缔组织病。
    临床有一两个结缔组织病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有轻的四肢关节肌肉酸痛,晨僵不明显,或者有不典型的雷诺现象,以往常笼统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ANA阳性,或RF阳性,或SS-A阳性,或Rib阳性,尚不能确诊为哪一个结缔组织病。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待病情演变后才能确诊。这是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轻症表现,是中医中药治疗的最佳时期。用中药来控制可取得守全缓解,将病情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本病相当于中医行痹范畴。治疗参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以养阴清热的红斑汤为主,结合临床表现加味。如关节痛加岗稔根、羌活、威灵仙等;口腔溃疡加土茯苓、川连等;雷诺现象加丹皮、川芎、鬼见羽等;口干加石斛、鲜茅根、鲜芦根等。
    如果使用西药,可用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药,不要过早的使用皮质激素。

苏州男科医院|苏州妇科医院|苏州无痛人流医院|苏州皮肤病医院|苏州最好的妇科医院|医院网上挂号
医院地址:苏州桐泾南路81号(桐泾公园对面) 乘公交车至桐泾公园站下 苏ICP备10019028号-4
咨询电话:0512-68120120 400-850-6018 医生QQ:800016132
版权所有 © 苏州东吴中西医结合医院 copyright © 2011 szdwyy.com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